還在走,但已走了一段時間,所以標題訂為「那些日子」

有很多感受,且往往正負、冰熱等的極端狀態會於醞釀期裡同時並存;自以為互不見彼此,偏偏又喜歡躲在對方背後偷笑。然後兩人在某個臨界點觸及迸發,於某個思路的路口處剎車轉彎後,又吹著口哨上路。

整理、撰寫自己履歷的時候,會有種「書到用時方恨少」的感嘆,同時,會很感恩自己的成長過程有兩位老師,有鼎愛。

我很確信:生命裡若少了這一部份,我現在會非常貧瘠,會不清楚自己要成為什麼

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:我不會在看到自己哪裡不夠不足時,就逃避;相反地:我承認自己過去的不夠努力,從現在起,立即更新。

更更重要的是:我不會在與壓力與焦慮共舞時,丟掉我的初衷。

我愛我爸媽,我愛我的家人,我現在的努力是為了讓他們更幸福

若在經營幸福的過程,反而讓情緒及負面思維傷害到他們,那麼這個幸福,並不成熟,也不完整,甚至可笑。

說過程中沒有情緒、負面感受,是騙人的

有趣的是:正面真實的與它們交手,反而成為目前這段時間以來,我安定、自信注入的接口。

 

3/21 CEO心有戚戚焉的話:「身心靈煎熬,是活出理想自我的必經過程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許智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